“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设想从2005年3月提出并经过几次专家组的论证,其《设置方案》(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终于在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7年3月30日发布了“关于下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2007[11]号通知。2007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全国启动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申报工作,全国有包括北京大学等在内的15家高校获得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试办资格,相关招生工作也已经启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设置,无疑是近年来我国翻译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化翻译人才提供了重要途径,为我国翻译学的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一推出,就受到了国内众多高校及翻译业界的关注,许多高校都希望申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想是笔者于2005年初提出并得到了翻译学术界许钧教授、谢天振教授、穆雷教授等的大力支持。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向国务院学位办提交的《关于设置和试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议》及《翻译硕士试行培养方案》(草案)受到了国务院学位办的重视,学位办迅速组织了三次专家论证会并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交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及说明,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作为倡导者,笔者对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能够得以设置的欣喜之情无以言表,但在高兴的同时,也为学位点的未来建设深深担忧,在此愿意就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的建设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期望对试办单位及准备申报的教学点有所启示。
一、关于学科基础建设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科依托是外国语言文学,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顺应中国经济建设与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而衍生出的新的学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目前尚处在初创和试办阶段,因此要求试办点或申报单位已经具有长期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经验。国务院学位办在《关于开展申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07〕19号)中,对申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的学科基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或者具有英语语言文学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已开设翻译(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方向、有两届以上的硕士毕业生。”
文件明确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试办单位有“博士点”并且已经有多年的培养翻译专业方向研究生的经验。2007年获得试办资格的15所学校都符合上述要求。我国目前仅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7个。按目前国内对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来看,仅靠上述的学科点培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是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因此,一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试点成功完全放开后,国务院学位办应会考虑部分已经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二级学科硕士点且有较好的翻译教学基础的单位作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
对有兴趣申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的单位,应该建设的第一件事就是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打下一个良好的学科基础,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的发展提供成长的沃土。
二、师资队伍建设
学位办〔2007〕19号文,对2007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试办单位的师资条件提出了以下三点要求:(1)翻译硕士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均须配备2名以上专任教师授课,并且要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教授和博士学位获得者须达到一定比例;(2)翻译硕士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有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的比例不低于70%;笔译教师应承担过30万字以上的正式笔译任务,口译教师应担任20次以上的正式场合的连传同传任务;(3)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实际翻译部门的资深翻译工作者任兼职教师。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是具有“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特点的专业口笔译人才。因此,对于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间,我国很多高校在外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下设有“翻译研究”(或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培养了大批的研究型翻译专业方向文学硕士(博士)。外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下设有“翻译研究”方向的突出特点是研究型,因此授课的教师也以研究为主。而新设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则要求教师本身有很强的口译、笔译实际操作能力,避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培养专业化的翻译实务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中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还是以研究型为主,因此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应有针对性地引进或培养其师资队伍。这支师资队伍应该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同时具备丰富的笔译或口译实践经验。
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对教学点的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翻译对教学设备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目标是培养专业化的翻译人才,因此根据培养方向的不同,对教学基础设施有不同的要求。
针对口译方向,要求翻译硕士教学点具备:(1)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和同声传译实验室;(2)拥有大量的语音学习和练习材料,包括各种会议的原始语音和书面材料供学生使用;(3)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条件较好的单位要求有计算机辅助口译教学软件及资源。
针对笔译方向,要求翻译硕士教学点具备:(1)现代化教学设备、较好的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环境;(2)丰富的翻译工具书、翻译教材和翻译研究资料;(3)各种翻译教学和翻译应用软件。
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与翻译专业相关的实际部门有较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能提供良好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口笔译实践基地。
信息化生活的时代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专业化的人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一方面要投入资金按培养专业化人才的要求购置设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迅速掌握使用设备的技术,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四、教学基本建设
教学基本建设包括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和管理队伍等七项教学基本建设。这些方面的建设既是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又是直接服务于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是形成稳定、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无论是已经获得翻译硕士学位试办点的单位还是即将申报试办的单位,都应该重视教学基本建设。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仅仅从宏观上提供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要求各教育点根据本地建设的需求、自身专业特色、学科关联、师资特点等制定各自具有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及课程描述,培养有特色的专业化翻译人才。教育点可根据自身的教学强项决定培养的方向,可以同时开设“口译方向”和“笔译方向”,也可以只开设其中一个方向。就“口译方向”而言又可以开设以培养顶尖口译人才为目标的“国际会议传译”,又可以开设以培养“交替传译”人才为主的“口译实践”,还可以开设以培养特色译员为主的“技术口译”(如航海口译、军事口译等)。而“笔译方向”则可以有“商务翻译”、“法律翻译”、“传媒翻译”、“技术翻译”、“典籍翻译”、“文学翻译”等。无论开设何种方向,都要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详细的课程描述,可行的教学执行计划。同时具备良好的教学管理文件及管理水平,以保证教学计划的有效执行。
五、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只有在上述四个方面,即学科基础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设施建设、教学基本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以良好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依托,以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力量,以先进的教学设施、教学计划为保障,才能建设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专业化口笔译人才。
[作者简介]仲伟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节选自《中国翻译》2007年第4期)
|